这是个向往远方的年代,庸庸碌碌的人们多少都有那么点儿不安分:他们抛下正在上升期的事业去读书,舍下优渥的生活条件去吃苦。而时光倒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大学毕业统一分配工作、改革开放的春风还在枝头酝酿的安稳时代,已经有一些人不那么“安分”。
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个王小宁:
她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中,从小热爱西方文化;她个性开放、为人爽朗,喜欢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她跟随梦想、漂洋过海,从中国到德国,尔后定居纽约;她慧眼独具,一手创立ChinaSprout——如今已发展成为营收以百万美元记的生意。
她的履历表上,没那么多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惊险刺激。然而,“顺遂”的背后,是她的滴水穿石、积沙成塔,一步一个脚印。
她是中国的萌芽,在彼岸开花。
从小“不走寻常路”
王小宁生在北京,长在一个很开明的家庭中:妈妈是大学教授,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到苏联留学,爸爸在国营单位做管理工作。在妈妈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
“真正学英语是从高中开始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就是听广播学出来的英语。上了大学之后,那个时候有一个电视叫《跟我学》,就跟那个学的英语。”
大概越是来之不易,就越是珍惜所有能学习的机会。对西方文化的如饥似渴,让王小宁成了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常客。“80年代初西方的小说可以出版了,我每次都跑到那里去买西方的小说,每次都是第一个,那个时候出什么书我就买什么书。”
再后来,仅仅是看书、看电视、听广播,已经无法满足她对“外面的世界”的渴望,她便主动跑去给外国人当翻译。
彼时,像王小宁这样“洋派”的举动的确不多见——即便是在很多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的大小城市,国人的雅思、托福成绩震惊了世界的今天,很多人习得的,都还只是张口结舌的“哑巴英语”。说起当年的那份拼劲儿,大概连王小宁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可就是这样的“敢想敢做”,为她自己打开了一扇别人未尝窥伺的门。
1985年,IBM公司在中国仅有位于上海和北京的两个办事处,公司虽不小,却也不是大多数高材生的第一选择。许是出于对西方文化仍然不减分毫的好奇心和兴趣,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王小宁,在得知IBM要招聘正式雇员时,便毫不犹豫地投出了简历。
于王小宁,IBM无疑是片乐土,她打从心眼儿里喜欢身边的同事们。“我就老爱跟他们一起去玩儿,周末他们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
和美国同事的“过从甚密”,让她获得了无数愉快的周末时光、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这一年,德国人Joachim Stroh来到中国旅游,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正和外国同事游玩的王小宁。“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那时候没有电话、电子邮件或是各种聊天工具,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写信。在隔着欧亚大陆、与男友通信一年多以后,王小宁启程赴德。
欧洲的文化门槛声名远播,连“洋派”的王小宁,一开始也没能跨过这道坎。“我原来一句德语都不会讲,学了一年德语”,刚到德国时,她沮丧非常。那时她住在一个非常小的小镇,“小得无法形容”。习惯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和热闹的朋友圈子,狭小而又陌生的异国城镇让她无数次想回国。
到德国的第二年,一次去美国旅游的经历,让王小宁找到了她最理想的“家”——纽约。曼哈顿中城既有西方文化浸润下的文明、开放,又像每一个大城市一样繁华、包容,她陡然生出一个念头: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住在这里。“到了纽约我就觉得特别特别喜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到了纽约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
尽管对纽约“一见钟情”,但真的定居纽约,却是四五年之后的事了。在这期间,王小宁从学校毕业,进入德国的德雷斯顿银行工作,日复一日,按部就班;而Joachim则一直在上学。“根本就没有想,自己有机会能过来。”
1994年,Joachim毕业,一直向往美国的王小宁坐不住了,鼓动他申请美国的学校。“他一申请就申请到了。”录取通知书上紫色的纽约大学火炬标志,点亮了王小宁对下一段人生旅途的憧憬,“当时我就说,去纽约吧。”
柴米油盐在纽约
如今,王小宁和丈夫住在位于布鲁克林的家中,每天去中国城买菜、做中餐,已经是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不过,初到纽约的他们,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美好。
第一桩难事,就是没钱。
作为“陪读”的王小宁不能外出工作,初来乍到的两个人几乎完全没了经济来源,“每一分钱都要算着花”,只有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出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后来,王小宁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些中国的公司,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市场调研和咨询工作,才渐渐有了收入。不过,这些工作所获得的收入也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有业务的时候才会联系我,生活上用它来自理,根本是不可能的。”
回想起当时的艰苦岁月,王小宁还是不乏感慨。“在北京,说老实话当时生活就是非常好了,那时候的工资跟国内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真的很高,我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做。”尽管生活质量上有着这样的落差,王小宁对纽约的喜爱没有丝毫削减。
我挺喜欢这儿的,”王小宁说,“我觉得很多中国人到国外,总是跟自己圈子里的人在一起,我这个人就是愿意跟外国人接触。而且在做事儿的时候,总是喜欢互相比较——西方人怎样做,我们怎样做,哪个更好,哪个可以吸取的。
学习、工作上对西方文化探索、比较、吸纳、融入,生活中的王小宁还是个传统的中国女子。难得的是,在饮食上,夫妻俩并没有“文化差异”,王小宁这位德国丈夫很是欣赏中餐。“他就觉得中餐不仅是好吃,而且很健康。”
1997年,Joachim顺利毕业,找到了一份IT公司的工作,王小宁则进入Borough Collage读工商管理硕士。
在熬过了最艰难的“开头”之后,王小宁的纽约生活渐渐走入正轨。同年,儿子出世,她和她的小家,就这样,在纽约生了根。
谈起儿子,王小宁像每一个母亲那样,整个人都洋溢着幸福感。“在有孩子之前,老是想着,是一个很大的责任,想着哪有时间带孩子呀……但是生了孩子之后,就觉得非常快乐,孩子带来的快乐是过去从来都没有过的。做任何事情我都觉得是挺有意义的,为孩子。”
想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王小宁有些不以为然:“我们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我一个人啊。到三个月有一个阿姨,我就去上学了。”
随后,王小宁从学校毕业,在CNBC做亚洲市场调研工作,儿子也进了幼儿园。看起来,前途已是一片光明,王小宁却更忙碌了。“他上幼儿园以后我还要每天跑过去接他,六点以前一定要到那儿,不到那儿的话就要交钱……每天五点半下班,冲回去接孩子,只有半个小时,所以经常晚嘛,老罚款。”
ChinaSprout怎样萌芽
平日里带儿子出去遛弯的时候,王小宁遇到了一些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邻居。他们对中国文化、语言一无所知,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得到这方面的教育,经常向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王小宁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一对美国夫妇问她,中国孩子刚出生吃什么呀?王小宁说,鸡蛋羹。从来不知世上有此物的美国人傻了眼。
“他们美国人从来都没有鸡蛋羹,粥,人家也不知道粥。”王小宁有些啼笑皆非。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人向她打听“中国那些事儿”,王小宁开始觉得,把中国的东西带到美国来,是一件有必要、有意义的事儿。又一次从国内回到美国,王小宁特意多带了一些“特产”。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些中国的“舶来品”引起了美国邻居们强烈的兴趣。
那是1999年,20世纪进入尾声。这一年,美国现今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也不过刚刚成立几年。而此时,凭借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商业头脑,王小宁发现了一个尚未开辟、大有可为的市场。一向敢想敢为的她,又一次做出了一个重大而正确的决定——创办ChinaSprout。
“不光是纽约,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需求,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家庭。上了网之后,谁都可以买这个产品。”在做IT工作的丈夫的帮助下,ChinaSprout草创。做网站?卖东西?一切都是崭新而又陌生的,从了解市场需求、接触目标人群、做软件配套,到进货、发货、和供应商沟通,王小宁都亲力亲为。
“从网站发布到有客户买,我觉得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王小宁说,当初自己接触到的一些全国性的相关组织在最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有一个group list, 他在这个list发上一个message,说你们可以上这个网站买东西,大家真的就是很快就来了。”
最初,王小宁建立网站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边经营网站,一边还在CNBC工作。但很快,随着订单渐渐增多、稳定,王小宁果断地辞掉工作,专心做起了ChinaSprout网站。
事业刚刚起步时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无论前景多么看好,也不可能一步登天。不过回过头来看那一段经历时,人们往往会忘记那些琐碎的困难,甚至忘记曾经有多少想放弃的时刻。王小宁也是如此。
ChinaSprout刚刚走上正轨时,工作地点是家,雇员是她自己。“要回客户的邮件,要打电话,要准备拿货,包装,送到邮局。要订货啊,跟中国订、跟美国订,都是我一个人做。”
那时候住处没有电梯,王小宁家在4层,收发货物总要楼上楼下地跑,搬着时轻时重的货物,一天好几趟。说起当初在家“囤货”的情景,王小宁还不免有些激动:“当时两个房间,总共差不多一千尺吧,差不多七百尺都是货。绝对不能让人进我们家的,因为全是货!”
可最让王小宁记忆犹新的“难处”还不是这些,而是因为忙于工作,对儿子的疏于照顾。即便现在回想起来,王小宁还是愧疚万分。“我就记得当时老是回E-mail的时候抱着他,一边把他抱在腿上,一边回E-mail,抱累了,就把他搁地上,就在我旁边。”
“那时候有一股劲儿吧,没有觉得特别难,就觉得,反正就是做呗。”王小宁说,带着她一贯的从容模样。
从萌芽到盛放
随后的几年,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王小宁的ChinaSprout很好地印证了一条商业法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学习和接触文化,视频是最好的手段。2001年,一个叫《Ni Hao Little Friend》的视频教材毫无意外地成为了ChinaSprout的“销售冠军”。它并非直接买来的成品,而是王小宁自己花了时间、费了心思,请人拍摄、制作出来的“原创产品”。如今,和市场上那些琳琅满目、制作精良的视频教材相比,《Ni Hao Little Friend》或许已经显得有些“简陋”,甚至王小宁自己也说,如果放到现在,她根本不会推出这个视频。可在当时的市面上,恰恰缺少这样的产品。
王小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大胆地尝试,于是她成功了。
在生意场上,王小宁一向拥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从2007年开始,中国国内家庭领养数量增加,中国施行了海外领养的新标准,增加了多条限制领养的条件,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孩子的数量骤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家庭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随之骤降。靠家庭订购“起家”的ChinaSprout,理应受到重创。可它没有——早在几年前,王小宁就已经不再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家庭市场上,而是更多地和美国的私立、公立学校接触,开拓了一片更持续、更稳定,需求量也更大的市场。因此新政之下,ChinaSprout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动摇根本。
王小宁说,做这一行,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看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类目和销售策略。不过,最近这两年,ChinaSprout遭遇了新的“挑战”——来自中国国内同行的竞争。
“如果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小,他们就可以用价格来打折扣,用这种折扣来吸引学校。”王小宁对于这样的“价格战”不以为然。文化不该被“贱卖”,她认为。在“Made in China”几乎成为廉价的代名词的今天,中国的文化也绝不该被一同打上廉价的标签,像厕纸一样兜售给本就未必明白它们价值的人(这句有点儿过激,但我觉得更有力,可删)。
如果说价格战只是让王小宁感到不舒服,那么竞争对手“窃取劳动果实”的行为则让她感到愤怒。ChinaSprout成功经营十年之久,对市场需求了解得十分深入、透彻,新的公司进入市场后,直接从ChinaSprout书单上选书,再低价推荐给学校。另一方面,一些美国学校也会从ChinaSprout上咨询书目,再向其它公司购买。王小宁每每想到自己一次次逛书展、一本一本挑选出来的教材反而成了“给他人做嫁衣”,便愤慨难平。
“反正就是有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好像要不想做了。”
话虽如此,王小宁却并没有真的放弃,她说,做这件事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是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也让她很有满足感。“那个时候家长老师说,都是小宁,让我们离中国近了。你说真的让我不做这件事儿了,我觉得也不可以。这一两年有点不开心,但是回国看到这些新书,看到这些新产品,我觉得我用户一定会喜欢,我就特开心。”
女人如花 花开不败
开心、满足,这就是ChinaSprout带给她的、收益以外的东西。也是支撑她走到现在、并且还想继续走下去的,最重要的东西。
听王小宁讲自己的故事,能感受到一种阅尽千帆、渡尽劫波后的平和。她说,现在国内的条件太好了,到美国来一切都要自己做,要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可反过来看,也正是那份艰苦、迷茫,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向死而生”地去闯出一番天地。
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女人,在美国经营出这样的事业,来自外界的阻力和助力都不少。可王小宁认为,外因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内心。
她说她有个朋友很喜欢健身,时间久了,觉得自己也可以去做健身教练,于是就成为了健身教练。就是这样,水到渠成。
王小宁说,女性在生理上的劣势之外,也有属于自己的“天分”——柔而韧的力量。当你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就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分,然后勇敢地去尝试,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看到你的目标,沿着你的目标去努力,坚韧不拔。不论做什么,一定会成功,只要你不要放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订阅育美电子刊物,
也欢迎您来信投稿,介绍您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感 info@youmayus.org